万圣夜出战!多特发布赛前海报,球员cos“杀人魔杰森”
2025-11-02
11月1日晚,在南京奥体中心62329名球迷的欢呼声与呐喊声中,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大幕落下。经过90分钟激战,南通队与泰州队在决赛常规时间内战成0比0平。最终,通过残酷的点球大战,泰州队以4比3击败对手,加冕成为“苏超”联赛首位冠军。与此同时,“苏超”多个奖项也随之出炉:南通队教练鲁强获得最佳教练员奖,南通队门将赵东旭获得最佳守门员奖,南京队球员滕帅、宿迁队球员高驰共同获得最佳射手荣誉,最佳球员则由泰州队球员范厚泰获得。
从春到冬,“苏超”元年的这个赛季以“城市荣誉,绿茵争锋”为核心理念,串联起江苏十三座城市的足球热爱。赛季近百场赛事的辗转角逐,数百名球员的全力拼搏,让足球真正走进了城市的肌理、球迷的生活。甚至是在泰州队最终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它的荣誉也成为了所有十三座城市同心聚力的见证,是江苏足球底蕴的集中绽放,更是全体江苏球迷共享的狂欢,完美诠释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江苏十三太保”足球情怀。
赛场内“十三太保”捉对厮杀的激情与热烈,是因为“苏超”从来不是单一球队的独角戏,而是十三支队伍共同演绎的群像剧。从南京队的戈伟、杨笑天等前职业球员坐镇,到常州队迎来黄紫昌短暂回归,一众前江苏队旧将散布各队,每一次登场都让老球迷高呼“爷青回”,让职业足球的传承有了最鲜活的载体;南通队“狼啸江海”的锐气、盐城队依托名将家乡底蕴的坚守、无锡队由本土青训球员撑起的脊梁,彰显着江苏对足球人才培养的执着深耕;苏州队融合高校与职业梯队力量,常州队走出“专业+业余”的校园足球联动路径,让足球未来的生长有了清晰方向;而淮安队的“黑马之旅”、扬州队各行各业爱好者的集结,再加上镇江空调修理工许俊杰、宿迁烧烤店老板绳晟等草根大神的闪光,更让人们看见足球最本真的热爱——它无关职业与身份,只关乎奔跑与信仰。16岁少年与40岁老将同场竞技,超六成业余球员、平均24.09岁的参赛年龄,勾勒出江苏足球多元共生的生态图景。

当这一切最终汇聚于南通队与泰州队正面对抗的这场总决赛,赛事的激烈程度也满足了所有球迷对于决赛的期待。全场比赛,南通队与泰州队均没有因为这是决定冠军归属的比赛而畏首畏尾。南通队的中场控制、快速渗透,泰州队的防守反击、边路快速突破等均展示出了双方的技战术能力与对胜利的渴望。尤其是当比赛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一边是曾在半决赛上演过“奇迹式换人”并成功赢得点球大战跻身决赛的南通队,另一边则是从淘汰赛阶段伊始就连续从多场点球大战中拼杀出来的“黑马”泰州队,这样的对局以及最终颇具戏剧性的结果,也都将“苏超”足球的纯粹展现得淋漓尽致。
球员在赛场拼尽全力,场边的球迷同样不遗余力。“这才是我们喜爱足球的原因。”赛后的南京奥体中心内,狂喜怒吼的泰州球迷、掩面而泣的南通球迷与其他来自各地的球迷都在用表现证明,“苏超”赛事的温度终究是由球迷书写。不可否认,“苏超”的走红始于赛场内外的趣味玩梗,但最终是球迷的表达出的热情让这项赛事沉淀为实打实的热爱与坚守。从常规赛场均近 3 万观众的火爆,到南京奥体中心创下62329人的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那句“呐喊声里藏着江苏足球的肥沃土壤”,道尽了赛场的热力。尤其是决赛现场,当十三座城市的球迷身着各自主队球衣,却能为每一次精彩攻防同声欢呼,为每一位拼搏的球员真心喝彩,“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柔性氛围,怎能不令人动容。
“苏超”元年的每一步,无论是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曾涌进赛场,还是网络各平台全程直播、央视关注报道,“苏超”从地方业余赛事成长为现象级IP,它不仅让曾经为江苏足球呐喊的老球迷重返看台,在“圣奥体”用呐喊唤醒属于江苏足球的记忆,它更吸引了成千上万新球迷驻足观望、投入其中,让足球再次成为江苏大地的热门话题。
决赛当天的南京奥体中心外,一面由“苏超”元年精彩瞬间组成的照片墙前,球迷们驻足凝视、拍照留念。一张张定格奔跑、拥抱、欢呼的画面,不仅记录着赛事的高光时刻,更承载着江苏足球与球迷共同编织的梦想。而这一切也都让赛事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使它成为城市文化的纽带,成为全民参与的舞台,更是江苏足球重新凝聚人气、积蓄力量的起点。
冠军的奖杯只有一座,但“苏超”点燃的足球火种,已在十三座城市落地生根。当决赛终场哨声的余音渐息,当球迷的欢呼慢慢沉淀,我们看见的,是江苏足球多元发展的蓬勃生机,是球迷文化薪火相传的温暖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苏超”元年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这场属于全体江苏人的足球盛宴,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照亮江苏足球的未来征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苏超 满天星 江苏足球 横滨水手 南京奥体中心